羊腐蹄病的防治方法

腐蹄病也叫蹄間腐爛或趾間腐爛,秋季易發病,是羊、牛、豬、馬都能夠發生的一種傳染病,羊腐蹄病有傳染性和非傳染性兩類,是由壞死桿菌侵入羊蹄縫內,造成蹄質變軟、爛傷流出膿性分泌物。其特征是局部 組織發炎、壞死。因為病常侵害蹄部,因而稱 “腐蹄病”。此病在我國各地都有發生,尤其在西北的廣大牧區常呈地方性流行,對羊只的發展危害很大。
羊腐蹄病的預防措施
1、消除促進發病的各種因素。
①加強蹄子護理,經常修蹄,避免用尖硬多荊棘的飼料,及時處理蹄子外傷;
②注意圈舍衛生,保持清潔干燥,羊群不可過度擁擠;
③盡量避免或減少在低洼、潮濕的地區放牧。
2、當羊群中發現本病時,應及時進行全群檢查,將病羊全部隔離開進行治療。對健羊全部用30%硫酸銅或10%福爾馬林進行預防性浴蹄。對圈舍要徹底清掃消毒,鏟除表層土壤,換成新土。對糞便、壞死組織及污染蓐草徹底進行焚燒處理。發現腐蹄病羊,要及時隔離治療。健康羊關在一起或在同一草場放牧。如果患病羊只較多,應該倒換放牧場和飲水處;選擇高燥牧場,改到沙底河道飲水。停止在污染的牧場放牧,至少經過兩個月以后再利用。
3、注射抗腐蹄病疫苗“clovax”。最初注射兩次,間隔5~6周。以后每6個月注射1次。疫苗效果很好,但只有在最好的管理條件下才能達到100%的效果。該疫苗亦可用于治療但其將來的主要作用還是作部分預防措施,最重要的是同良好的管理相結合。由于疫苗昂貴,羊主一般只是用于公羊。對死羊或屠宰羊,應先除去壞死組織,然后剝皮,待皮、毛干燥以后方可外運。
羊腐蹄病的治療方法
首先進行隔離,保持環境干燥。然后根據疾病發展情況,采取適當治療措施。
1、除去患部壞死組織,到出現干凈創面時,用食醋、4%醋酸、1%高錳酸鉀、3%來蘇兒或雙氧水沖洗,再用10%硫酸銅或6%福爾馬林進行浴蹄。如為大批發生,可每日用10%龍膽紫或松餾油涂抹患部。
2、若膿腫部分未破,應切開排膿,然后用1%高錳酸鉀洗滌,再涂搽濃福爾馬林,或撒以高錳酸鉀粉。
3、除去壞死組織后,涂以10%氯霉素酒精溶液,也可用青霉素水劑(每ml生理鹽水含100-200iu)或油乳劑(每ml油含1000iu)局部涂抹。對于嚴重的病羊,例如有繼發性感染時,在局部用藥的同時,應全身用磺胺類藥物或抗生素,其中以注射磺胺嘧啶或土霉素效果最好。
4、用浸透了2%的福爾馬林酒精液紗布塞入蹄叉腐爛處,用藥用紗布包扎24小時解出包扎。
5、 患重病蹄叉內流膿性分泌物,用高猛酸鉀液洗凈分泌物,用青霉素粉劑塞蹄叉內用紗布包扎24小時解出包扎。
6、在肉芽形成期,可用1:10土霉素、甘油進行治療;肉芽過度增生時,可涂用10%鹵堿軟膏或撒用鹵堿粉。為了防止硬物的刺激,可給病蹄包上繃帶。
7、用1%的高錳酸鉀液,浸泡患處5―10分鐘。每天早、晚各一次。
8、先洗凈蹄腐爛物后,用5%碘酊涂擦,外部在用松餾油涂上。每天一次。
9、中藥治療,可選用桃花散或龍骨散撒布患處,要治愈羊腐蹄病,根據患病程度,堅持幾種方法輪換多次治療。
①桃花散:陳石灰500g,大黃250g先將大黃放入鍋內,加水一碗,煮沸10min,再加入陳石灰,攪勻炒干,除去大黃,其余研為細面撒用。有生肌、散血、消腫、定痛之效。
②龍骨散:龍骨30g,枯礬30g,乳香24g,烏賊骨15g共研為細末撒用,有止痛、去毒、生肌之效。
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